桃花村里言情小说《陈春妹王珩》全文-桃花村里小说无弹窗阅读-笔趣阁(桃花村里)
我仰着笑脸,塞给他一包绿豆糕:「是啊,今日客人少,收摊晚了些。」
「呦,这多显着伯伯没脸啊,」吴伯伯喜笑颜开地接过油包,指了指不远处的巷子,「方才有个年轻人把你弟弟领走了,你快去看看吧。」
我一怔:「谁啊?」
「不知道,但似乎是熟人。」
熟人?
芝安的熟人,大多在塔山,能是谁呢?
不会是假冒熟人的人贩子吧!
最近有传闻说镇上来了一伙拍花子的,已经接连有两三户人家的孩子被拍走了,我家芝安长得跟观音座下的小金童似的,若遇到拍花子的,还能有个好?
想到此,我浑身冰凉,来不及跟吴伯伯告别,撒腿就往巷子里狂奔。
「芝安——芝安——」
我大声地叫着喊着,几乎都在瞬间破了音。
巷子拐角处,一位穿着淡竹色长衫的年轻男子朝我微微蹙了蹙眉。
「姑娘家,大嚷大叫,成何——」
没待他说完,我恶狠狠地一头撞在他的胸口,登时就将他撞得身子一趔趄,并发出了一声隐忍的闷哼。
一把将芝安自他的手中抢过来:「你到底是什么人,对我弟弟有什么歹心?!」
我朝那年轻的、眼熟的、有着一双好看柳叶眉的人忍着眼泪怒吼道。
给我二十两银子了不起吗?!
我又不是白拿的!
那年轻的客人抚着胸口,龇牙咧嘴好一阵才缓过劲来。
「真是个疯丫头。」
他又笑又恼地道。
顾不得他语气中的嘲笑,我气喘吁吁地俯身下来将芝安左拉右拽检查了个遍:「没事吧啊?!你是不是傻,平日都乖乖等着我,今日怎么自己跟人家跑出来了?」
芝安也没想到我的反应竟然如此过激,他红着脸,任我摆弄一番之后,支支吾吾地道:「大姐姐,我错了,这、这是我小舅舅。」
「小舅舅就能——」
小舅舅?
我愣了愣,站起身来将芝安口中的「小舅舅」再次仔细打量了一番。
应该是没错的。
眼前这位,跟我印象中的国公府少夫人,长着一双极为相似的柳叶眉。
怪道我总隐隐觉得他看起来有几分眼熟呢。
原来,他的面容,与少夫人、与芝安和安芝,都有四五分相像。
可是——
「小舅舅也不能随便带人走,芝安既然来了我家,就是我家的孩子,你想见他,总得先知会我一声吧。」
我真真是恼了,因此语气很是生硬。
这些富贵人家的公子哥,都是有八百个心眼子在身上的。
之前故意接近我、试探我、给我机会做生意,亏我还以为是自己运气好。
哎,果然,人是不能做白日梦的。
当晚,我把这位小舅舅带回了桃水村,马奶奶一眼就认出了他,登时惊得热泪滚滚。
「珩哥儿?是珩哥儿吗?」
小舅舅「噗通」跪倒在地,朝马奶奶行了个大礼:「亲家伯娘,晚辈来晚了!」
说罢,他亦是眼圈通红,悲凄难言,令人见了,忍不住便原谅了他以往行事的所有不妥之处。
这位小舅舅,名叫王珩,是青州王氏家主的嫡幼子。
青州王氏,千百年不衰,曾出过好几位皇后和丞相,到了这一朝,虽然家族式微,却凭着审时度势,历经几次风云变幻,都稳当当地活了下来。
其实——就是墙头草呗。
国公府出事后,王氏一族立即明哲保身,与国公府撇清了关系,不仅如此,他们还——
「什么?!把你逐出了王氏?!」
马奶奶听王珩之言,惊得立即从火炕上蹦了下来。
「王氏当真做事如此绝情?你可是嫡子啊!」
王珩红着双眼,冷笑着摇头:「嫡子如何,嫡女又如何,在王氏一族眼里,恐怕只有利益,没有亲情。我心疼长姐,执意相助,他们容不下我,我亦是不屑再自认是王氏子弟的。」
马奶奶黯然长叹一声:「是国公府连累了你。」
「三皇子妃与我长姐是两姨姐妹,到底是谁连累了谁?」王珩眼眸复杂地道。
国公府是否真的投靠了三皇子,其实并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,有了这一层关系在,国公府在世人眼中,与三皇子本来就是一体的。
王珩与少夫人是亲姐弟,两人感情深厚,国公府被抄家后,他执意动用家族之力,拯救长姐于水火,但王氏不允,将他关了禁闭。
他千方百计逃了出来,王氏见他冥顽不灵,便狠心将他逐出家门,在族谱上除了名。
王珩亦是个有本事的,在昔日好友的帮助下,他做起了粮食生意,年前那趟,不仅是行商,为的也是去北地看望国公府的人。
担惊受怕了半年之久,听到亲人都安康的消息,马奶奶祖孙三人忍不住再次哭出了声。
我奶在一旁却后悔不迭:「早知道是这样,我就多做点护膝和手套了,哎。」
王珩又恭恭敬敬向我奶施了大礼:「多谢李伯娘护佑之恩,若非有您在,芝安与安芝尚不知流落何处。还有,也要多谢您缝制狐狸皮帽之义,北地酷寒,晚辈得益良多,内心感激不尽。」
「哈哈哈哈,」我奶朝他一摆手,「那是我孙女春妹做的,谢我做啥哩。」
我:「……」
我才十四岁,还是小孩子,大人们说话,小孩子不适宜听。
所以,我很识大体地、红着脸跑了出去。
可即便我跑了,却仍能听见屋内我奶狼烟大气地说:「按辈分,你也是她小舅舅,外甥女给小舅舅做顶帽子,那还不是应该的?!」
早在二月里,马奶奶祖孙三人就搬进了新房子。
她原本一直推辞,说自己是客人,哪有客人住新房,却让主人家住旧房的道理。
可我爹倔得很,闷着头冷着脸不说话,令马奶奶很是尴尬,只得搬了进去。
王珩当晚住在芝安的房间,屋内的烛火,直到将近凌晨才熄灭。
第二日,王珩便向众人告辞:「不瞒两位伯娘,七月份晚辈还要去趟塔山,烦请你们早日准备才是。」
马奶奶大喜:「还要去?」
那要做的准备可太多了,书信、衣物、吃食、日用品、银两——
想到银两,马奶奶默了一默,王珩却敏锐地猜透了她的心思,连忙道:「去年晚辈带去了一千两银票,伯父那边如今不缺银两打点,衣食用具也皆足够,只是他们愁肠百结,日夜惦记亲人,所以您只需多写些书信,这家书抵万金,亦是解心结的灵丹妙药啊。」
「好、好、好。」
马奶奶用棉袄袖子拭了拭眼角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