陛下,督主又来自荐枕席了(景衡时俞)小说全文-(陛下,督主又来自荐枕席了景衡时俞)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景衡时俞小说
只不过,在感情上,他着实算不得一个敏锐的人。
后来,眼见着景衡开始毫不顾忌,不仅任由流言蜚语满天飞,而且是真的喜欢她,他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心意。
可那个时候,她对景衡的态度,似乎也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他不知道该如何去争取,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,才能表达心意。
再来后,他离开了。
张三恢复了身份,离开了她的身边,重新做回了易寒。
往后的很多年里,每每想起那次离开,他都暗暗问过自己,后不后悔。
仔细想想,大概是不后悔的。
毕竟,他也有自己需要担负起的责任。
他虽然躲进皇宫之中逃避一切,可是内心深处却从未想过真的能够逃一辈子,他只是不知道,到底应该如何做,他选不出方向。
直到那一次,她告诉自己,规矩并非不能破,不能改。
虽然听起来是十分简单的几句话,可是从她的口中说出来,却像是一下子给了他莫大的力量。
眼前的迷雾散尽,他终于有了一个方向,虽然不知能在那条路上走多久,可是他想要试一试。
后来的一切,像是开始加速,而她的生活,也和自己逐渐失去交集。
得知她竟然是女子的时候,他心里面说不出滋味,有心疼,有遗憾,有担忧。
可那次匆匆一见之后,她让自己明白了,她身边真的不再需要自己。哪怕接下来有许多麻烦,她也已经找到了能够和他并肩而行,共同面对一切风浪的那个人。
往后的数年间,他只是零星的知道她的消息。
知道她去了边关,知道她带兵守城,知道她和景衡大败北渊。
之后不久,她和景衡重新大婚,举国欢庆。
他想过要不要去参加,但最后也只是让人捎去了一份贺礼。
他希望她能够幸福,平安顺遂的度过一生,也相信景衡是那个能够将他照顾好的人。
只不过,他并不愿意亲眼看着他们大婚。
再后来,他得知她生下一女。
得知她女儿年少扬名,深受朝臣爱戴。
得知她传位给自家女儿,和景衡悠游天下。
得知新任女帝继续大力推行女子为官一事。
往后的十几年里,天晋的风气越发开明,读书、经商、为官、教书等各行各业,开始不断出现女子的身影。
或许这就是聂时俞一开始想要的,那些困于闺阁的女子开始焕发光彩。
五行八作,无不可为,天宽地广,无不可去。
而这一切,当然并不是聂时俞一个人的功劳,可却是由她撕开了那个口子。
他记得,当年聂时俞和景衡大婚之后,父亲曾说自己太没出息,争不过景衡,不像他当年,从那位宇王爷手中成功抱得美人归。
可世上总归会有人不如愿,那个人,又为何不能是自己。
哪怕是父亲,虽然成功娶到了心爱之人,可后来不也是孤苦半生。
能够情投意合终成眷属,还能携手白头相伴一生的人,何其幸运,而这样的幸运儿,在世上或许并不多。
当然了,他希望聂时俞是。
如今几十年过去,自己孑然一身,也曾经有人问过他,为何不娶妻生子,但连他自己也说不上来缘由。
是因为年少时未能娶到喜欢的人,心底的执念难消吗?
似乎也并不是。
或许他天生便是一个情感淡漠之人,对于娶妻一事,随缘即可。
他不是父亲,没办法那么热烈无畏不管不顾的喜欢一个人。
他也不是那位已经七十岁了,依旧能身在边关,操练新兵的宇王爷,那一位大抵才是真正的执念难消。
至于自己,不过是在昔日年少时,遇见了一个特别的人。
自此,别人都逊色了几分。
第286章:番外之萧乘风
在聂时俞和景衡大婚之后的第二个月,红影还有那些被扣住的使臣们,都被送了回来。
他们虽然被关了一段时日,但是却安然无恙,并未受伤。
那些使臣们,朕没有过多在意。
至于红影……
她心中应该是怨恨朕的吧!
毕竟,红影和月戈是跟在朕身边最久的两个人,可是之前在天晋,朕还是毫不犹豫的舍弃了她,任由她留在天晋,自生自灭。
可朕没有想到的是,红影她并没有怪朕。
不是明面上装出来的宽容和恭敬,而是真真切切的,没有丝毫怨怼。
她和月戈一起跪在朕的面前,告诉朕,她们这辈子都会忠心效力,绝不会背叛朕,而且在她们心中,朕就是最好的主子。
朕不明白,怎么可能会有人这般真心的对待朕。
自从被封为太子开始,朕看起来身份尊贵,受到父皇的器重。
可是朕却看得明白,不管是父皇还是母后,他们最疼爱的永远是鹤云。
一开始朕还会在心里面告诉自己,父皇和母后只是对朕要求严苛了些,而这也是因为他们对朕寄予了厚望。
至于鹤云,他是朕的亲弟弟,日后朕一定会护他周全。
直到那一次,他无意中听到了父皇和母后的对话,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个太子不过是暂时竖起来的一个靶子罢了。
朝堂之上并不平顺,一些手握重兵的人,虎视眈眈,觊觎皇位,朝臣们都希望父皇能够抓紧时间立太子,以稳定朝纲。
可这种情况下,立出来的太子,便是那些包含祸心之人瞄准的靶子。父皇和母后又怎么舍得,让疼爱了这么多年的萧鹤云去面对。
所以,朕便当上了太子。
呵,原来父母之心真的可以如此不公。
明明都是他们的孩子,为何他们要这么对朕?
再后来,内乱发生了。
而且比父皇预估的还要猛烈,还要可怕。
朕亲眼看着父皇死在了叛军手中,看着母后自尽。
可就算走到了这般境地,母后还是口口声声要求朕立誓,辈子都会好好的护住萧鹤云。
她难道是不知道,舅舅已经将萧鹤云接走了吗?
不,她怎么可能不知道,那是她一手安排的。
她在忧心顾念小儿子之时,却丝毫没给朕这个大儿子留下半分温情。
想要活下来,朕只能靠自己。
幸好还有一些忠臣和武将,他们不想当乱臣贼子,聚集了所有的力量,想要和叛军抗衡。
而朕作为太子,也进入了军营。
直到现在,那几年在军营之中的日子也时常在梦中浮现。
该如何形容呢?
大抵是将一颗干净温热的心生生剖出来,然后任由寒刀冷剑,以及数不清的背叛和腥臭的鲜血将它裹入其中。
等到再装回胸膛之时,那颗心早已变得冷冽、狠毒、面目全非。
朕知道,那些人议论朕时总会说,朕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帝王,手段残忍,无情狠辣。
当然了,朕的确如此,因为只有这样,朕才能够活下去。
战场教会了朕,用他人的鲜血和尸骨铺出自己的活路。
军营之中的倒戈和背叛教会了朕,永远不要相信任何人,战场之上,利益面前,不需要菩萨心肠,只需要修罗手段。
朕杀光了背叛者,亲自将他们的脑袋割下,悬挂在军营之中,直到后来发臭,腐烂,都无人敢取下。
而那唯一一个,觉得朕此举有些过于残忍,大胆谏言的人,被朕砍断手脚,挂在了那些脑袋旁边,流干了鲜血而死。
自此,军营之中,所有人都胆战心惊的活着,他们再看向朕的目光里,多了浓浓的惧怕。
惧怕好啊!
他们开始害怕朕,朕活下来的几率,便更大了。
后来,内乱平息,朕终于坐稳了皇位。
而这个时候,萧鹤云被送回来了。
他温润含笑,谦谦有礼,在提到皇和母后时满目沉痛,和冷酷残忍的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开始有官员不满朕的残忍了,甚至隐隐传出一些流言,觉得萧鹤云会是一个仁德兼备的君主。
呵,这仁德兼备前面,恐怕还要加上四个字——坐享其成!
朕当然不会就这么拱手将皇位让出去,而朕,早已经足够狠心,狠心到能直接下令杀了那些不满的朝臣们,满门上下无一幸免!
大概是鲜血流的足够多,那空气中的血腥气足够刺鼻,朝臣们终于不再议论了。
但也就在这个时候,朕发现,原来那些流言始作俑者就是萧鹤云。
可是,朕发过誓,答应过母后,朕没有动他。
但终究,朕还是食言了。
那场破庙的大火,将他的尸体化为灰烬,也终于烧掉了这些年困在朕身上的枷锁。
朕突然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。
朕不想再和天晋开战,朕厌倦了战争。
而且聂时俞和景衡两个人,虽然是极难对付的敌人,可是,却也似乎并非不能做朋友。
朕和天晋签下了和平约定,并且归还了阳越。
事实证明,朕这一次的选择是对的。
和红影他们一同送回来的,还有一封来自聂时俞和景衡的书信。
书信上,不仅有许多治灾的办法和建议,而且还表示,愿意在力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