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莹霍去病小说全文-(刘莹霍去病)精选小说大结局阅读
南宫影道:“因为我和陛下说:我只有这一个徒弟,将来她要传承我的衣钵,继承太清教掌门之位。就算要嫁人也必须招赘婿!陛下自然不可能屈尊当赘婿,加之我当时生命垂危,陛下为了照顾我的心情,这才放弃了,你懂吗?”
赘婿可不仅仅是一切事情都听女方的,很多地方的习俗要求赘婿改姓氏,和女方一起姓!也难怪刘彻会停止追求花容月貌的戚幼薇了。
玄云子连忙道:“我明白!”
“你明白了什么?”
玄云子开始了脑补分析:“幼薇已经有喜,我必须负责,否则有损向善的道心!而娘娘曾经用赘婿的理由拒绝了陛下,所以现在我要想娶幼薇就必须当赘婿,否则娘娘就是欺君之罪!”
南宫影表情诧异,她是真没有想这么多,其实她的底线是如果两人成亲,一定要有一个孩子习武并加入太清教。结果玄云子脑补出了道心、欺君之罪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。
南宫影也是实在人,连忙道:“其实我.....”
“其实娘娘不用内疚!不就是当赘婿吗?不知需不需要我改姓戚?反正出家人早已忘了姓氏,道号玄云子又不姓玄!”
南宫影话还没说完玄云子就自告奋勇地当赘婿,南宫影想说的话当场卡在气管里,被雷得说不出话tຊ。
三仙山缥缈峰上云中子突然眼皮蹦蹦直跳,老道掐指一算自言自语道:“奇哉!老道养了十年的徒弟怎么会有背叛师门的可能?可能瞎改道号?”
戚幼薇听说了消息之后赶了过来,到了门跟前听到了玄云子和师父正在谈话。
当听到赘婿之后戚幼薇紧张地攥紧手心,生怕玄云子知难而退。但是听完玄云子的回答戚幼薇感动得双目都快湿润了。
最终南宫影道:“你愿意当赘婿也好,改姓大可不必,但是孩子姓戚,将来要加入太清教。”
玄云子点头:“可!”
南宫影抽时间见了刘莹一面,请她为徒弟未出生的孩子赐名,只有一个要求,那就是起个命硬一点的名字。
因为之前皇宫有一位戚夫人命运凄惨,虽然戚幼薇没入皇宫,但是南宫影还是担心徒弟的命运,古人又特别相信命理之说,起名自然慎重。
刘莹听说孩子要跟女方姓也没有多诧异,现代这样的情况多了去了,有个性的孩子既不跟父亲姓也不跟母亲姓,想姓啥就姓啥。
刘莹给了一个建议:“如果是男孩就叫戚继光,女孩就叫戚百草!绝对命硬!”
第55章老登想屁吃
刘妍和阮平的婚礼正在筹备中,刘妍建议婚礼不要太铺张浪费,皇室更要带头节俭,不可骄奢淫逸。
刘据听说之后觉得非常有道理,也要求纳太子妃的婚礼小办就行,不可劳民伤财。
刘彻看到儿女如此懂事,心底非常开心。最近成亲的人有点多,刘莹也回到长安准备吃席。
刘彻找到刘莹,父女俩闲聊唠嗑。
刘彻自豪道:“莹儿啊,大汉如今国泰民安,科技进步,横压当世所有国家,你说大汉国祚能不能达到万万年之久?大汉能不能达到永世不灭、与天地同寿?”
刘莹直接翻了个白眼:“你在想屁吃!”
万万年就是一亿年,这白日梦做的够离谱,永世不灭与天地同寿就更离谱了,大汉就算亡了地球还在,太阳照样升起,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,封建皇帝一天不敲打就骄傲自大,目中无人。
刘彻也不生气,问道:“那你说大汉国祚能有多久?”
“至少四百多年吧!”刘莹想了一下回答道。
汉朝原时空东汉加西汉一共405年,是华夏第二长久的封建王朝,仅次于周朝。
刘彻听到大汉只有四百年国祚非常不理解,道:“这不应该啊?为何我大汉可能都没周朝长久啊?”
刘莹首先提了一个问题:“老登,你觉得夏、商、周、秦,都是怎么灭亡的?”
刘彻答道:“夏、商灭亡是因为暴政,周是因为分封制,秦朝也是因为暴政!”
各个朝代灭亡的原因比较复杂,不仅仅是暴政那么简单。不过刘莹不打算为已经亡了的朝代作辩护,就当是暴政吧。
刘莹又问道:“老登你认为汉朝比前朝有何优点?凭什么认为大汉可以与天地同寿?”
刘彻喝了一口茶。
“大汉的国策宽容大度,前朝暴政没法和大汉的仁政相提并论!现在大汉不再实行分封制,权力集中在皇帝的手中!不会出现春秋战国的大分裂。加之大汉科技繁荣,有数不尽的镇国神器,难道国祚不能万万年吗?”
刘彻说罢又喝了一口茶,自认为说的非常有道理。
“那我问你,夏因暴政亡,商建立之后必然施行仁政,周也是一样的道理,为何百年之后君王都开始施行暴政了?”
刘莹抛出的问题确实是事实,刘彻想了一下说道:“你的意思是后代君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?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?”
“差不多是这个意思。”刘莹点了点头。
刘彻于是提出用贤能的名师教育后代。加上如今的科举选贤举能,人才应当比前朝多,这些人才辅佐君王一定能引领大汉一直走下去。
刘莹则反驳道:“王朝初期的皇帝往往励精图治,然而盛世达到之后后继者必然安逸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出现昏聩的天子,什么名师、人才来了都没用!因为他会重用善于拍马屁的小人。”
刘彻问道:“那意思是再启用宰相一职?辅佐君王选贤举能?”
“这确实是一个办法,如果宰相如姜子牙一般忠心地辅佐年幼的周武王,那确实利国利民,但是宰相里面也有造反的,比如秦朝吕不韦,差点就把秦始皇嬴政弄死!”
眼见又被否决了一个办法,刘彻不大的脑容量飞速运转,不一会又说道:“朕还有一个办法!”
“组建一个部门,凌驾于百官之上,协助皇帝处理政务!部门里的官员还可以相互制衡!避免出现宰相那种权力过大的权臣!这样在皇帝昏聩的时候国家不至于乱套!”
刘莹呵呵一笑,这个部门不就是明朝的内阁吗?这样做只怕亡得更快。
刘莹点评道:“你这个办法不能说不咋地,只能说非常地绝!有取死之道,真这么做大汉可能亡得更快!”
刘彻疑惑道:“